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上游村:杨梅销售从线下红到线上

    信息发布者:章仁宗
    2018-06-20 08:52:34   转载

    记者  杨红枫  见习记者  金晓欣

      几辆集装箱车在村口一字排开,杨梅市场里人头攒动,村委会大楼前的广场上,快递点的小伙子忙着发货,随便走上几步,都会看见一筐筐又大又红的杨梅……昨日,记者走进上游村,看到了这一幕杨梅销售一派火红的场景。

      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这是上游村的真实写照。上游村种植杨梅有悠久的历史。1985年春天,土地承包到户,在解决了基本温饱的前提下,靠山吃山的上游人开始琢磨如何走出一条致富路。种植杨梅,就是一种尝试。1992年,上游杨梅大丰收, 七八元一斤的价格让当时的果农尝到了“甜头”,上游村梅农的当年总收入超过1000万元。30多年来,杨梅种植的面积不断扩大,到目前,上游村4000多亩杨梅林占白水洋镇杨梅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杨梅树。

      上游人不仅会种杨梅,还会卖杨梅。1997年,果农们就将“上游牌”作为本地杨梅的统一品牌,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凭借着上游人灵活的经商头脑,上游杨梅走出了大山,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在新疆、黑龙江边陲之地的顾客也能品尝到上游杨梅。随着上游杨梅名气的打响,外来收购的客商越来越多,村子里顺丰、跨越等快递点也日渐多起来,采摘期间,集装箱、冷藏车来往频繁。“往年最忙的时候我们一天能出货五六车,大概有3000箱。”顺丰快递的葛师傅说,今年,听闻杨梅减产近一半,他们的团队早早就在上游村蹲点守候,生怕“抢”不到足够的量。

      杨梅走出去,游人走进来。近年来,上游村的观光采摘游悄悄地兴起了。今年杨梅才一开市,鼎鸿源水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军就已经接待了50名游客。鼎鸿源水果合作社有1000亩的杨梅林,是当地最早成立的合作社之一,观光采摘游从2005年就开始了。每年杨梅上市的半个月里,王军的果园一般都会有200位游客的到来,增加了6万多元的收入。“在他家买了6年的杨梅,却一直没有见过杨梅树。这次来,吃得满足,玩得也开心,体验感很棒。”一名来自南京的游客对记者说。像鼎鸿源这样的观光采摘园在上游村正在逐渐兴起,在外来人的口口相传中,白水洋杨梅的知名度也在步步上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一批“新农人”的涌现也为白水洋杨梅产业注入了新动能。“我们的父辈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我们就是大山的子孙。为家乡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大家看到乡村的美好,还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这既实现了我的家乡情怀,又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是很有意义的。”80后“新农人”王玲见对记者说。看着父辈们为杨梅辛苦奔波的身影,他放弃了单位工作,义无反顾地返乡搞起了农产品电商销售。“小丸子联合果”是王玲见的电商品牌,他为杨梅设计水果精灵“梅妹”,结合历史文化,增加产品附加值。“试水”的第一年就卖出了7000多箱杨梅,收入达200万元左右。线上电商销售巨大的市场潜能也为王玲见带来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这群有想法的年轻人利用临海各区域的小水果优势,吸收涌泉蜜橘、大田黄桃等产品的加入,潜心做强品牌,实现各方利益互惠。随着新一年白水洋杨梅销售旺季的到来,王玲见蓄势待发,预计将产值再翻一番。

      “我们的杨梅树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虽然很多人都觉得传统的农业产业很难做,但是,依托政府的支持,加上我们自己长年致力于品质的提升和销售模式的创新,我相信我们上游人的杨梅生意还可以做得更大。”村党支部书记宋代兵充满信心地说。

      上游人还要忙上一阵子。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