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陈伟华)记者从黄岩林特局获悉,黄岩首创的罗幔杨梅覆膜新技术领先全国,今年助梅农增产又增收。
据黄岩林特局有关人士介绍,杨梅成熟期若受到大量果蝇危害,果实会腐烂,传统药物防治不但效果差,而且影响果实食用安全。假如此时再遇上大雨天气,杨梅受到的伤害会更大。
自2011年开始,黄岩区推广杨梅单株罗幔栽培技术,在专家指导下,当地果农纷纷为自家杨梅搭建“蚊帐”。在杨梅采收前40-50天,果农给每棵杨梅树搭架,然后用防虫网将全树覆盖。这样做不仅可以阻隔绝大多数害虫对杨梅果实的危害,还可以停止使用农药喷洒,确保杨梅果实的食用安全。住进“蚊帐”的杨梅树,结出的果实无虫害、无农药残留、个头大色泽饱满,卖价比普通种植的同档杨梅高两倍以上,在市场上还供不应求。今年黄岩区新增罗幔杨梅9000株,全区罗幔杨梅超过3万株,预计产量达1200吨。
在罗幔栽培技术运用过程中,果农发现,若遇大雨侵袭,该技术的效果就会打折扣。于是,黄岩果树专家就对这项技术进行改进。降雨前特别是梅雨季节到来前,他们尝试在罗幔外部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这就是今年新推出的罗幔杨梅覆膜新技术。经过试验发现,它能减少雨水对果实的侵蚀,降低发病率,进而提高杨梅的品质。该技术操作难度和投入都不大,收效却非常明显。现试点工作取得成功,计划明年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应用。
“赶在雨季到来前,我给家里的80多棵罗幔杨梅,加盖上塑料薄膜。我在杨梅树下发现,地面很干,树上杨梅的生长情况很好,白腐病发病率也减少了,下大雨时不用那么操心了。”黄岩澄江街道临西村果农金从宝说。